净值化转型挑战重重-银行理财量价齐跌
【作者】网站采编
【关键词】
【摘要】晨报记者 赵智妍 今年以来,受市场规范以及流动性充裕的影响,银行理财产品的发行量不断缩水,平均收益率也连续下行。数据显示,预期收益型产品占比不断降低,净值型产品数量
晨报记者 赵智妍
今年以来,受市场规范以及流动性充裕的影响,银行理财产品的发行量不断缩水,平均收益率也连续下行。数据显示,预期收益型产品占比不断降低,净值型产品数量占比不断增加,银行理财业务按照规范的方向有序调整,呈现良好态势。此外,在净值化转型的道路上,银行理财产品稳步改革的同时也面临挑战。
净值型理财产品规模大增
根据普益标准监测数据显示,8月309家银行共发行了6593款银行理财产品(包括封闭式预期收益型、开放式预期收益型、净值型产品),发行银行减少15家,产品发行量减少422款。
Wind数据也表明,截至9月13日,今年发行的银行理财产品共有只,同比下降47.62%。其中,今年8月的银行理财产品发行量,环比下滑44.58%。
而自2018年初开始,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连续下行,以全市场1年期理财产品为例,从年化收益率5%左右,一路跌至目前3.55%左右,创下2010年以来的最低。8月的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人民币产品平均收益率为3.75%,较上期减少0.03百分点,也创下近45个月来的新低。
伴随预期收益型产品占比不断降低,净值型产品数量占比在不断增加。根据中国银行业协会和标准调研显示,截至6月末,银行理财产品余额22.1万亿元,净值型理财产品存续规模约为13.2万亿元,同比增长67%,占全部理财产品存续余额的53%,较资管新规发布时提高225%。
同时,整治拆解高风险影子银行业务也取得一定成效,理财产品期限错配程度和杠杆率整体下降,来源于同业的资金规模和比例持续下降,刚性兑付、以钱炒钱、资金空转现象明显减少,风险得到有效控制并逐步缓释。今年上半年,同业理财较历史峰值减少90%,银行保本理财余额、嵌套投资的理财产品规模较资管新规发布时分别减少62%和31%。
银行理财收益率仍将下行
业内人士表示,新资产管理新规出台后,为了吸引投资者并扩大理财规模,银行开放式产品新发增多,但开放式产品对银行自身的系统、产品流动性管理、会计记账管理等要求较高,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银行的资源分配,从而令整体产品发行量有所减少。
按照政策要求,理财产品持续整顿,一些高息高风险影子银行业务在监管重压下逐渐淡出市场,这是收益率走低的原因之一。
而近期股票市场的火热也对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造成一定影响,投资者情绪高涨,基金数量发行火爆,各路资金迅速涌入股市,资金的转移对银行理财产品的发行及募集形成一定压制。在资金面边际收紧、市场情绪并不高涨的情况下,债市的表现一般,这使得以固收类为主的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持续下行。普益标准研究员认为,理财产品收益率主要受流动性因素影响,按目前的大环境来看,在未来一定时期内银行理财收益可能会保持整体下降趋势。
银行理财加快净值化转型
不少业界人士表示,想要在净值时代取得先机,银行理财还有很多难点要突破。
首先投研能力要着重加强。投研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理财收益的稳定性,对于银行理财的客群数量及资产管理规模具有重要影响。当前,银行可以通过与外部资产管理机构合作,借助其成熟的投研体系,优化产品配置。
对投资者的沟通也很重要。银行理财业务发源于银行体系,长期服务于风险偏好保守、回报需求稳健的储蓄客户群体,让投资者转变原有的“保本”意识任务艰巨。银行理财需要充分发挥自身的稳健可持续的品牌优势和专业优势,稳定大众投资者的投资预期,以自身的定位和产品构建汇聚形成更多的长期资金力量。
此外,理财子公司在此次银行理财净值化转型过程中,扮演了重要角色。理财子公司承担发行净值化理财产品的重任,开展资管业务,遵守监管要求,银行通过理财子公司配置适当的配置权益类资产,增厚产品收益,利用理财子公司在政策、法律、产品上的优势,广泛推广净值型理财产品。
有专家表示,在监管延长资管新规过渡期至2021年的背景下,各类型银行在加快存量不合规资产、产品的处置的同时,也要加快产品净值化转型步伐,这样才能更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具备更大的吸引力。
新闻链接
8月普益标准·净值型银行理财产品评价报告出炉
晨报讯 根据普益标准净值型银行理财产品评价2.0版本,截止到2020年9月4日,在全国性银行中共有18款现金管理型产品被评为5星产品,它们分别来自于华夏银行、招商银行、浙商银行、浦发银行、广发银行、交通银行、平安银行、民生银行、兴业银行和中信银行。
文章来源:《财经研究》 网址: http://www.cjyjzz.cn/zonghexinwen/2020/0915/365.html